热电偶,价格优惠,型号齐全,可按样品定做,竞技宝测速站地址_首页入口欢迎咨询选购。
始于2004年,专注温度压力流量领域特殊现场环境选型定制
全国咨询热线:010-52882318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2023年市政府重点工作1-9月进展情况表

时间: 2024-01-03 19:34:07 |   作者: 双金属温度计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落实《关于逐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易成本的实施建议》工作任务清单,统筹推进“抢开局、稳增长”十二项举措落实,组织发放“1+X”首期5亿元消费券;持续抓好已出承接国家和省43条政策、115项政策举措的落地见效,承接落实省“8+4”政策包,迭代优化“1+9”政策体系,2023年1月底前印发“1+9”政策及实施细则,一季度前预兑当年50%政策资金;持续升级“越快兑”平台,切实提高政策的知晓率、便利度、惠及度和满意度;深化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80天”、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

  对标省“8+4”政策体系,快速出台承接落实政策,统筹安排市县财政资金279.38亿元(不含省级资金)。配套政策方面,建立细化配套政策清单化调度机制,滚动推进政策储备、制定、出台,截至目前,累计已出台配套政策78个,储备拟出台政策16个。资金方面,截至6月底,省级下达资金37.76亿元,支出21.86亿元,支出进度57.9%;市县资金已支出196.84亿元,执行率70.5%。

  围绕融入全省“四港”联动建设,发展公铁联运、海铁联运;加快构建“43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百项千亿”“平台造峰”“消费扩容”等八大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发展金融保险、检验测试、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一地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企业3家以上,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以上。

  印发实施《绍兴市服务业高水平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推进市服务业高水平发展“十百千”工程各项任务,在全省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百千万”工程动员部署会上作典型发言(全省唯一地市)。1-5月网络零售额增速26.3%,居全省第3位;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规上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速进位明显。越城区未来车城、上虞中国伞城数字贸易服务业、诸暨中国铜谷数字商贸、嵊州智能厨房科技服务业、新昌县数字贸易现代服务业等5家创新发展区入围第三批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数量居全省第3位,提前实现“一地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标。

  迭代“2(2)+6+N”开发区(园区)体系,开展高能级战略平台“赛马比拼”,做大做强四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持续深化“融杭联甬”,纵深推进“四大”建设,推动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和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加快建设,深化萧诸绿色发展先导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绍兴辨识度的硬核成果;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尽早完成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报批工作。

  各大高能级战略平台的项目招引、投资进度领跑全市。滨海新区5个项目列入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项目列入2023年中央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的国家重点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七大新区前列。柯桥经开区4个百亿级项目全部开工。坚持边规划、边盘整、边开发,杭绍临空示范区绍兴片区建设蹄疾步稳。

  落实共富改革年度清单,加快缩小“三大差距”,抓实共同富裕4个省级试点,探索形成重大改革成果;聚焦“一老一小”,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建设,启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高质量完成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年度清单,助力结对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推进山海协作产业园、“产业飞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二季度,召开全市对口和山海协作领导小组会议,印发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和指标任务预下达表单;完成市政府代表团赴辽源市对接对口合作工作、赴乐山市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并召开相关联席会议;印发实施《绍兴市争创消费帮扶示范城市行动方案》,推进消费帮扶“123456”重点举措,完成对口和山海协作相关经费转拨;东西部协作26项指标全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共富部分内容不予公开)

  推进实施《绍兴市统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作三年行动方案》,高标准建设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保障高峰时段、亚运会期间能源安全供应;印发实施“十四五”能耗双控工作方案和评价考核方案,完成年度能耗双控工作任务;快速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省级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省级以上双创示范基地、“两业融合”试点、工程研究中心等。

  起草《2023年绍兴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做好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考评迎检工作。拨付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奖补资金(市本级部分),指导各区、县(市)做好资金拨付相关工作;准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省级示范区建设评价工作。根据浙江省发改委6月公布的2022年度“万亩千亿” 新产业平台建设评价结果,我市绍兴集成电路、滨海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上虞先进高分子材料新产业平台分列全省第2、第4、第7名。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责任体系、优化考核指标、强化结果应用,逐步提升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兜牢民生底线,保障民生商品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编发粮食安全工作月报,强化工作交流和亮点晾晒;初拟2023年度市级部门考核方案和市对县粮食流通部分考核指标体系。二季度重要民生商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经济稳步的增长基本同步;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持续推进存量资产盘活、政府基金预算、政府债券争取三个600亿元工作,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推动有条件地区实现存量隐性债务基本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按省要求有序推进统一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改革;加强办公用房规范化管理,推进“筑采云”国家级试点工作。

  持续推动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工作,绍兴市全域成功入选全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试点。

  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首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之一,创新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模式,推进政府采购工程全过程管理,优化、细化、建立了覆盖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6类公共建筑的绿色建材政府采购基础要求,在需求端构建产品目录库,在供给端培育绿色产业链,在供需两端实现精准对接,力促“筑采云”平台经济实现突破,为推动形成绿色建材“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提供绍兴经验。

  常态化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效,进一步深化“1+4+X”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启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数字化应用建设,积极培育提炼具有绍兴地方特色的转化典型示范案例。

  上虞区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四星级。9月26日,我市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储备库,为唯一入选地级市。积极培育提炼具有绍兴地方特色的转化典型示范案例20个。

  深化“五水共治”,落实不稳定达标断面“一点一策”,省控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94%以上;新建河湖生态缓冲带50公里以上,县控及以上水质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力争夺取治水“大禹鼎”。

  发布9月份绍兴市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报告(市级),发布三季度绍兴市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报告(县级)。

  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巩固深化治气“一点一策”精细管控,补齐工业VOCs治理、移动源排气防治、施工扬尘和露天焚烧管控等领域短板,加快“浙里蓝天”数字化平台建设,全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PM2.5平均浓度低于28微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90%。

  1-9月,绍兴市PM2.5平均浓度为27.6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4%。AQI优良率为87.5%,同比提升6.9个百分点。

  落实全省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任务,推进杭州湾区域海域海岸生态修复;启动曹娥江、浦阳江主干流和重要支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探索推进水生态治理修复,高标准完成各区、县(市)修复试点任务,建立健全蓝藻事前事中事后防控工作体系;落实土壤污染专业评估,推进重点项目治理修复,提升受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率。

  推进《绍兴市主要入海河流(溪闸)总氮、总磷浓度控制计划(2023—2025年)》等各项年度工作规划落实。完成曹娥江、浦阳江主干流和重要支流水生态健康评价。

  深化环保助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计划和印染化工企业减污降碳改造行动计划,快速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深化推广上虞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省级试点;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废物循环化利用“绿岛”建设,确保危废填埋比例控制在25%以内;落实碳达峰政策制度体系与行动方案,实行重点企业碳报告制度,推进低(零)碳试点示范建设,确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核算,累计争创省低(零)碳乡镇(街道)10个以上、低(零)碳村(社区)100个以上,力争新增全省低碳试点县1个以上。

  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和标杆项目申报,新上报减污降碳协同城市1个、园区1个、标杆项目31个。并参加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并且开展的省级评审会。已印发《绍兴市2023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分解落实相关目标任务。

  推进生态环境问题督察整改,抓实“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等问题整改工作;整合企业环保员、环境网格员和环保志愿者组织力量,系统提升生态环境全量问题发现能力。

  全力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确保实现“八连冠”;力争推进“枫桥式”“双示范型”退伍军人服务站创建,力争实现乡镇级创建命名省“枫桥式”覆盖率达80%以上,创建命名市“双示范型”村社服务站18家;推进退伍军人学院、创业园、实训基地、服务站和就业创业促进会“五位一体”建设。

  1. 做好省双拥模范考评组来绍相关工作,组织召开汇报会和反馈会,推荐上报省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双拥模范城(区、县),按规定公示后向省双拥领导小组进行上报。 7月28日成功举办绍兴市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暨绍兴市双拥模范发布会。与市新闻传媒中心、绍兴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在《绍兴日报·新周刊》发布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特刊,共计8个版面。制订双拥模范城创建整改提升方案。

  2.召开全市退伍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现场观摩暨工作推进会;完成村级服务站“双示范型”创建标准制定,并建立完善乡镇级服务站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 印发“枫桥式”“双示范型”退伍军人服务站申报工作通知,下达创建指标,明确申报条件、时间节点和创建要求等,全市共申报全省“枫桥式”服务站32家、全市“双示范型”服务站24家,已完成24家村(社区)服务站验收;完成创建成效“回头看”,共抽查服务站150家。

  3.组织开展2个数智专业退伍军人职业技能“订单式”培训,共组织并且开展17场线上、线下就业专场招聘等活动,帮企业招贤纳才,为企业输送优秀退伍军人440名;组织做好全市743名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接收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做好“退役一件事”联办、全员适应性培训;联合市税务局组织“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政策服务月”启动暨“拥军惠民 直达快享”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印发《绍兴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城市社区优先招录(聘)退伍军人就业的意见》,进一步加大退伍军人就业力度;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创业导师”师徒结对、“创业兵锋”沙龙讲座等,成功孵化1名退伍军人入选“全国退伍军人创业光荣榜”(全省仅2名);组织并且开展1次沙龙,2次讲座;打造完成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伍军人服务站,并实体化运行。

  落实《绍兴市军人军属、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完成退伍军人及随军随调家属年度安置任务;开展信访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化解重复访和信访积案20件以上;完成深入推行退伍军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保障模式,深化市县乡村四级全面应用,做实做细“一件事”办理、兵呼我为、崇军优待等高频场景,加大“军人e家”推广应用力度,实现年访问量突破“300万+”。

  1. 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绍兴市军人军属、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的通知》,2023年1月4日,根据市府办文件精神,绍兴市退伍军人事务局印发《绍兴市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并全方面实施全市退伍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和国有景点的优待措施。研究退伍军人公交和文旅优待提质扩面工作。

  2.完成全市43名转业军官、121名退役士兵(退出消防员)理论考试成绩及综合排名公示、择岗定岗,并分别下达正式计划。指导全市各地组织121名待安置退役士兵(退出消防员)到退伍军人服务中心(站)、有关部门开展跟岗实践锻炼,组织动员104名2023年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参加亚运志愿服务活动。

  3. 制定信访件接转办理工作制度,并建立局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定期到服务中心接访机制,进一步规范办理、提升办理质效。

  4. 制定出台2023年度“军人e家”场景应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指导督促市县乡村四级全面应用;持续迭代升级“军人e家”系统,建立军创企业、未就业人员、困难人员等数据库,推广老兵专属公交码、崇军优待、红色阵地等多个高频场景;1-9月,开展事项办理和各类服务1.3万件,好评率98%,访问量突破900万人次。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制,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低于0.007,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0%,每百万人单位火灾事故死亡率低于0.95%;深化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建立“有限空间安全监管平台”,提升有限空间事故防控数字化水平。

  深化推进基层应急和消防力量一体化规范化发展,落地执行基层应急和消防安全管理“四大体系”;推进“快响直达”应急救援网建设,按照“全域覆盖、一年建成”总体目标,新(改)建救援站点52个,新配置一批高精尖车辆装备,实现全市103个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消防救援站全覆盖。

  目前站点建设整体进度完成率88.46%(已建成救援站点46个);全市103个乡镇(街道)站点覆盖率为99%,其中柯桥区、上虞区、嵊州市已建设完成,涉及赛会的两区在亚运会开幕前建成“快响直达”应急救援网;同步提档升级全市应急救援装备1357件,同步提档升级全市应急救援车辆65辆,完成率分别为100%和92.9%。

  压实防汛防台抗旱责任,充分的发挥指挥部令、应急指挥、会商研判、抢险救援、灾情险情报送、工作组组派统筹、复盘评估、数据信息共享等八项工作制度和“八张风险清单”动态研判机制作用,统筹做好梅汛期、台汛期等重点时段以及局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自然灾害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控制在0.8%以内。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方面,8月份以来,应对强对流天气11次,发布红色预警6次,橙色预警40次,均启动短临预警响应。加强极端天气短临预警叫应做好人员转移工作,红橙高级别预警市县两级防指办开展联合值班值守,发布红色预警后,督促区县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到岗部署,橙色预警区县市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主要负责人到岗部署,并严格落实“135”叫应机制,即在1分钟内做好视频连线分钟内值班领导视频应答。认线号台风,形成评估报告。积极关注9号台风、11号台风动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会商研判。组织召开9号台风防御会商会,部署制定防御工作方案。

  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面,下达规范化建设任务指标,各区(县)规范化工作规划已提交。

  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科学技术创新企业、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支持力度,全年存贷款增速≥10%,贷款增速≥11%,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12%;持续推进绍兴银行股权治理。

  1-8月,全市存贷款月均增速19.79%,居全省第2。其中,存款月均增速19.87%,居全省第2;贷款月均增速19.70%,居全省第3。8月末,存款、贷款分别比年初新增2326.43亿元和2292.50亿元,分别超过去年全年277.54亿元和143.13亿元。7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63.34%,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27.89%,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推进实施《绍兴市上市公司引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绍兴市上市公司引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策》,深入实施“凤凰行动”2.0版,实现上市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确保2023年新增上市(过会)公司6家,新增股份公司120家。

  半年度,新增上市(过会)企业6家,新增辅导企业3家,新增报会企业5家。

  完善金融支撑体系,上线运行绍兴科技金融平台,提升“贷、担、险、投、板”五位一体人才金融服务;扩大数字人民币特色场景应用,推进“越信融”平台迭代升级;完成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全年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160亿元。

  推广绍兴市科技金融平台,累计为210家公司可以提供了数字授信服务,共授信9.29亿元万元。全力推进“五位一体”人才金融服务,截止8月末,全市人才创业企业贷款余额59.79亿元。

  深化“7+1”防风险工作机制,做好重点企业纾困帮扶,银行不良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持续开展非法金融活动规范整治,加大宣传和整治力度,提升非法金融专项整治实效。

  持续做好重点企业纾困帮扶,8月末,不良率0.56%,关注率0.69%,分别较年初下降0.06个和0.07个百分点,保持在合理区间。

  持续做好“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加强审计察觉缺陷整改工作;以内部审计工作指导监督为抓手,修订完善《绍兴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持续擦亮审计“三服务”品牌。

  围绕7月1日正式施行的《绍兴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新修订),继续开展学习宣传。市审计局重点围绕全省审计工作报告涉及问题、全市审计工作报告问题整改,加强全量问题归集,强化源头管理、注重协调指导、加强跟踪督促、深化督查督办,加大问题整改力度,截至9月底,按期完成38个多跨疑难问题整改销号。

  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分层分类推进13个“一件事一次办”在市、县、镇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全覆盖,扎实推进新增22项“跨省通办”事项落地;全方面实施《绍兴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开展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加强招投标集中监管,建设全市域一体化交易市场。

  1.出台“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贯彻落实通知,组织13个部门召开“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工作会议;开展政务服务综合性自助服务机“跨省通办”改造升级。

  2.开展“政务服务可及性宣传专项行动”,提升“一件事”“跨省通办”惠民利企政策知晓度。

  4.“越省心”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结合线下帮代办系统,为公司可以提供线.加强招投标集中监管,印发《绍兴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6.起草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部署全市招投标领域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专项行动;做好招投标大数据归集共享。

  10.印发《关于做好招投标区域性排查整治和落实 “七个不准”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11.印发《绍兴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试点定标操作指引(试行)》。

  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持续推动统计网格化管理;定期分析研究统计指标,开展重大社情民意专项调查,强化对经济领域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和社会领域感知情况的统计调查和分析研究,精准研判绍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趋势;稳步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确保真实准确反映市情市力。

  全面推进滨海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七大新区前列;快速推进马海“绍芯谷”建设,全力落实“一企一策”更新模式,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争取列入省级415x特色产业群核心区,推进钠电及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申报;纵深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滨海新区辨识度的人才改革金名片。

  1.1-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高于二季度0.4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三;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二季度26.0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一。

  2.完成产业社区1-2微更新改造及配套一期工程量的50%、“绍芯谷”城市客厅项目工程量的90%。

  3.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开展第五批省“万亩千亿” 新产业平台申报工作的通知,编制钠电及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申报方案。

  4.筹备2023氢能与燃料电池大会;推进第三批“法人举荐制”、重大招商项目举荐、青年科学家“免评审”“双聘制”试验区特色人才政策申报工作,开展申报资料初审、部门线上联审。

  巩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成果,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鼓励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的实施建议》2.0版。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落实体教融合“新十条”,结合教育“双减”,持续完善体制共融、赛事共办、特色共创、体校共建、资源共享新机制,全年创建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00所。

  谋划实施全市“315”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3.1%左右,规上工业公司研发经费占据营业收入比重达3.85%以上。

  1.紧盯“6+7”指标体系,细化量化年、季、月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表、责任人,确保争先进位。目前,已公布、可排名的11个指标中,我市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3个指标位居前三位,8个指标位居全省前50%。

  2.紧盯省“315”工程重大科创平台项目和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上半年,全市已有13个项目列入省“315”工程,数量居全省第三;其中,7项列入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数量居全省第二。1-8月,已列入全省“315”工程重大科创平台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15.7%,新建项目开工率100%。

  2.1-8月,全市规上工业公司研发费用支出190.27亿元,全省第4;研发费用占据营业收入比重3.69%,全省第2;研发费用支出同比增长8.4%,高于营收增速(-5.1%)13.5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

  出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61.8%。

  1.加快推进科技公司“双倍增”行动。制定印发《绍兴市高质量推进高新技术公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完成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初审推荐595家,年度完成率180.3%。做好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形式审查和推荐工作。完成两批次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认定共1225家,年度完成率170.14%。

  2.加快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1-8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2.5%,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探索推进“三位一体、四链融合”机制改革,出台实施《绍兴市“三位一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建设“绍兴·创谱”应用,打造四链融合信息共享平台。

  1.扎实推进“三位一体”试验区建设,全市教育科技 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创建大会后,我们围绕“六 张清单”,组建工作专班,召开专班例会,建立专班成员“包 干”联系、试点探索考评晾晒、工作动态实时交流等工作机制, 制定2023年十大标志性工作清单,有序推进“三位一体”建设 工作。中组部《组工信息》(2023年第93期)刊发《浙江绍 兴市坚持先行先试一体推动教育科学技术人才工作高质量发

  2.建设“绍兴·创谱”应用。围绕标志性产业链,整合高校院所、科创平台、专家团队、科技金融等创新资源,建设一体化资源系统和应用数据仓、专题库,率先发布长三角“四链”融合指数,编制企业创新指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实施50个以上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力争取得15项以上进口替代成果。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50亿元以上。

  1.推进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完成拟立项项目实地考察、意见征求、立项前公示,形成拟推荐立项和经费补助方案,本年度拟立项105项(其中,产业攻关29项,基础公益76项)。做好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申报、政策培训、专家评审、审核推荐等工作,预计共推荐申报60项左右。

  2.1-8月,我市完成技术交易额283.22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190.1%;14项成果通过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行业评审。

  实施科创走廊建设专项行动,加快十大创新基地、十大创新设施建设,完成“百项千亿”重点项目投资250亿元。

  实地督查十大标志性工程及重点科创平台建设,总计26个项目,总年度 计划投资92.6亿,已完成76.8亿,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进度82.9%,其中标志性工程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2.1%,绍芯实验室、绍兴滨海科技城核心区(二期)、新昌县高端科创园等3个项目已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进度;重点科创平台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3.8%,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海创广场建设一期等2个项目已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进度。

  推动研究院强基提能造峰。修订共建研究院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出台共建研究院承担横向科研项目专项扶持政策;推动绍兴市通越宽禁带半导体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落地建设。

  会同研究院联盟一对一走访各区、县(市),现场指导研究院制定清晰合理的近期、中期、远期工作计划,帮助研究院解决困难问题,收集研究院用地需求44个。

  高水平建设绍芯集成电路、鉴湖现代纺织、曹娥江新材料、浣江航空航天等实验室;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5家以上;新引进和培育国家、省级各类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50个以上。

  1.(1)绍芯实验室完成科研启动场地施工单位开标及中标公示,配合高投集团完成两湖新建场地(南片、北片)设计方案意见征集,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绍兴市通越宽禁带半导体研究院揭牌仪式活动。(2)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组织“2023年度中国纺联标委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组年会暨标准审稿会”等大型活动2场,申请专利8件,发表高质量论文6篇,新增横向项目1项。(3)曹娥江实验室完成上虞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心注册登记,推进过渡场地装修;筹划浙江大学-上虞半导体材料联合创新中心理事会准备,完成中试项目签约1项。(4)浣江实验室启动第二批设备招标,申报绍兴名士之乡25人,孵化企业1家,申报市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

  2.全面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培育,根据省厅的文件要求,完成省级研究开发机构的申报推荐,共推荐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13家。

  3.完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审核工作,共推荐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7家;做好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启动2023年第二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申报工作,共受理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5家。

  4.开展省级引才计划(标准化认定)申报工作;组织申报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开展资格审查、邀请专家辅导以及模拟答辩等工作;组织2021年度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中期检查。

  谋划实施全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纵深推进“2335”外贸保稳提质行动,出口增长10%以上,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在14.3‰左右。

  2023年1-8月,全市进出口285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5%,增速列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2581.7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列全省第1位,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6.69‰;进口268.5亿元,同比增长49.3%,增速列全省第2位。

  深化县域商业体系,打造省级示范智慧商圈,培育壮大品牌经济、亚运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电商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增幅完成市定目标。

  1-8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8%,居全省第1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0%,居全省第1位)。无

  放大市场采购、综保区、跨境电商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效应,加快建设自贸区绍兴联动创新区、浙江(绍兴)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全力争创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绍兴片区。

  1.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1-9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304.43亿元,同比增长58.38%。

  打造国际会展目的地城市,推进中日韩、中非等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办好第十八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中国地方菜发展大会、中国(绍兴)纺织新材料展等重大活动。

  第十八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于2023年4月24日在绍兴启幕,本届论坛以“融通创新 赋能未来”为主题,研究新时代全球会展业的创新发展之路。论坛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代表现场参会,涵盖了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会展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论坛期间,中国贸促会将发布《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2》,从国内外展览概况、展馆建设、会展教育等方面对中国的展览经济进行回顾分析与趋势展望。第六届中日韩工商大会已于9月1日完成服务项目招标,确定了服务单位,目前正在制定完善活动方案

  高水平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85分以上;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新创省放心农贸市场32家,总数达125家,全市覆盖率超70%;创建四星级农贸市场6家。

  3月上旬,在全市下上的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国创现场评审验收,相关工作得到专家组充分肯定。6月份赴北京参加示范引领项目答辩,并取得较好成绩。顺利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以“全域宣传”为载体,协力构建多元共治格局。8月份完成基层四星级食安办验收并公示。8月份开展“厨鑫杯”烹饪职业技能竞赛暨首届乡厨技能比武。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宣传培训活动。9月14日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名单公布,绍兴在列。

  完成第一批放心农贸市场县市两级验收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对问题较多的市场再次进行督查,力求高分通过省级验收。

  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创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50亿元以上。

  完成修订《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及细则,并在越快兑平台上完成政策上线月,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为40.77亿元。

  推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平竞争审查重大政策措施会审试点、公平竞争指数试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4月3日,公平竞争指数试点长三角地区推广交流会在绍举行,试点成果获市场监管总局充分肯定,受到长三角各省市市场监管反垄断部门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实施先进制造业优质优品发展行动计划,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的“4+3+2”全产业检测服务平台。培育“品字标”企业30家以上,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45项以上。

  截至9月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累计实现服务企业服务企业1879家(去重),总服务4016次;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53家。

  截至9月底,围绕集成电路、现代纺织、绿色化工、金属加工等产业,完成计量标准《铠装热电偶校准装置》《电位滴定仪检定装置》《离子计检定装置》3个计量标准通过考核取得证书,《钳形接地电阻仪检定装置》完成考核准备工作;完成集成电路领域第二批6个新建计量标准申报工作。

  取得CNAS认可证书,共授权2663项检测产品/参数和197项校准设备;

  完成CNAS、国家CMA、省CMA三合一现场评审,纺织、化工、金属材料领域新建项目通过评审60项;

  制定并发布金属加工领域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纺织行业领跑者团体标准4项;

  与古越龙山绍兴酒有限公司签订创新券使用协议5项;与嵊州市局联合举办“火种计划”中药人才培养培训班一次,组织全市中药鉴定人才比武一次;

  完成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弹性弯曲极限试验方法》和《铜及铜合金带箔材弯曲试验方法》的预审;

  开展电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市“智慧电梯”累计安装数达18000台;迭代升级96333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平台;对全市使用时间超过15年的老旧小区住宅电梯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问题隐患闭环整改;推广电梯“保险+服务”等创新模式,保险覆盖率达75%以上。

  截止9月底,完成“智慧电梯”累计安装接入数1.75万台以上;持续推进电梯“保险+服务”创新模式,完成保险覆盖率达64%以上。

  扎实推进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网络交易经营者数量占市场主体比重达8%以上,国家网络交易平台网络交易经营者主体身份信息认领处置率达100%。

  扎实推进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网络交易经营者数量占市场主体比重达15%以上,国家网络交易平台网络交易经营者主体身份信息认领处置率达100%。

  新引进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0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5个(其中50亿元以上12个,100亿元以上5个);签约引进项目两年落地率7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列入国家和省重大外资项目15个以上。

  截至9月底,全市新引进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4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6个(其中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个,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6.87亿美元(预计数),列入省重大外资项目15个

  筹划组建招商集团(公司)、市级招商母基金、境外招商引才工作站(商务代表处),争取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编制头部企业“龙马计划”三年招引行动方案。

  10月9日,施惠芳市长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市投促集团组建工作方案。招商母基金方案调整,市金控公司明确先组建浙江省“4+X”产业基金绍兴市消费及医疗产业基金。驻德国商务代表处已在慕尼黑挂牌,市级已明确第一批共12家国际化招商合伙人和国际化招商联盟单位,新加坡商务代表处准备挂牌,正在筹建日本商务代表处。省政府已批复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9月28日,《绍兴市“龙马计划”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区、县(市)与市级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建设绍兴网络大城市“城市大脑”,提升城市治理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和战略目标管理能力。

  完善政务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维持99%以上,政务云平台可靠性维持99.95%以上,新建应用统一组件利用率维持90%以上,一网通办率达到90%。

  9月召开3次高质量一网通办涉企事项推进会,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向上对接,提升高频涉企事项有效建议数,指导部门减少超期受理办理数。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已达99.6%以上,政务云平台可靠性99.99%以上,新建应用统一组件利用率达到91.2%,一网通办率99.2%。

  新增来浙城镇就业9.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建成运营零工市场18家,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000名。新增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5家,扶持创业2200人、带动就业6600人。

  9月份,新增来浙城镇就业 8101 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9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661 名,新增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3家,实现扶持创业864人,带动就业2796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今年以来,建成运营零工市场19家。

  新增就业大学生14万名,其中博士研究生500名;新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引进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20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名。

  1-9月,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01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2.72万人。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3家,引进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79名。

  出台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策措施,举办第五届绍兴人力资源发展大会,引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家,全年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达到140亿元。

  2022年度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达到114亿元。2023年1-9月,新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2家。

  推进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成立镇街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安薪”镇街创建。强化欠薪隐患治理,全年欠薪案件数量、信访总量、重复访数量、行政争议数量均下降10%,不发生影响重大的涉稳事件。

  开展2022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3022家企业完成劳动保障书面审查。

  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标扩面,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积极扩大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年新增新业态参保2000人。

  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完成当年目标任务。扎实推进52个重大文旅项目,当年实现投资280亿元。全市接待游客2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0亿元,均同比增长10%以上。

  1.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已印发《实施方案》《工作要点》,成立工作专班,一季度获评“五星级”,二季度获评“四星级”;

  2.2023年1-8月全市优选推进172个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1643.3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03.8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08.57亿元,完成率101.55%,完成工作任务目标280亿元的110.2%。(9月份数据未出)

  3.1-6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565.7万人次,同比增长37.8%,实现旅游收入246.6亿元,同比增长38.3%。

  加快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举办“爱绍兴·游绍兴”主题旅游年等活动,完成“五百五千”工程当年任务。

  1.持续推动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发放“文旅一体消费券”3000万,先后开展“越都宋韵·缤纷四季”“春暖花开 相约浙里”2023全省文旅消费季(春季)启动仪式”“5·19中国旅游日”等活动;

  2.有序推进五百五千工程,发布中文版“百县千碗·绍兴佳肴”主题宣传歌曲《越醉吟》,组织参加“ 2023‘味美浙江·百县千碗’全省名小吃(名点心)挑战赛”等系列活动。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7家民宿获评2022年度省级银宿,并开展10家等级民宿评定复核。

  创排舞台艺术剧目5部,建设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8个,开放、提升名人故居12家,打造非遗门店(形象门店)60家。

  1.完成越剧《陆文龙》(青春版)、绍剧《硃砂球》《火焰山》经典剧目复排;完成越剧《酒葫芦》、越剧《定风波》、调腔《诗路茶香》、舞台剧《先生孑民》原创剧目首演。绍剧现代戏《台风眼》建组开排;

  2.全市继续围绕文化标识目标任务书开展工作。完成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第一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的复核验收工作。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做好2022年度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转化利用示范项目的书籍编撰工作。启动第二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和文化基因转化活化创新项目的遴选工作;

  4.已完成第二批非遗形象门店改造项目招投标公告发布工作,开始进行改造、包装。

  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圈”300个、文化驿站10个、城市书房20家、乡村博物馆30家。打造“文艺赋美”示范点20个,全年常态化演出不少于300场。举办基层文艺演出、群众文化活动1000场。

  1.36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0个城市书房,10家文化驿站、30家乡村博物馆平均进度分别为100%、100%、100%、100%;

  打造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举办2022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绍兴发布研讨活动,精心培育10个具有绍兴辨识度的特色研学基地、营地。

  1.成功举办“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绍兴发布”活动,发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2-2023)》《绍兴:一座研学城市的成长观察》等成果,绍兴获评“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殊荣;

  2.对全市52家基(营)地全面开展摸底并形成调研报告、起草了《绍兴市研学旅行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设计制作《绍兴市研学旅行课程汇编》,联合市教育局推进基营地创建、导师培训、课程开发、数字化等,全面筹备绍兴研学旅行推进会。

  3.8月2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如兴带队赴会稽山研学国际营地、平水相逢研学基地调研。将择日召开全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推进会。

  推动绍兴文旅国际化,举办“亚运城市”国际文旅推广系列活动、“大师对话”十周年系列活动,做强“大师对话”“同上一堂课”国际人文交流品牌。

  1.4月25-26日,杭州亚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期间开展绍兴亚运城市形象展陈活动,获亚组委办公室表扬信;

  2.5月9日,在日本东京举办2023“越酒行天下”黄酒与文旅融合系列宣传推介会;

  3.5月26日,开展绍兴文旅国际化推广暨大师对线日,举办“名城绍兴·喜迎亚运”文旅主题年启动仪式,并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宣传推介。

  协同推进宋六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成宋六陵考古发掘1500平方米,推进亭山、南山等越文化遗址发掘,支持小黄山遗址参与“上山遗址群”申遗。出台“博物馆之城”建设实施意见。

  1.宋六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服务区、南宋皇陵博物馆项目相关方案及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已报省文物局审核;

  2.宋六陵考古发掘年度任务已完成发掘约800平方米,按计划完成考古勘探亭山山体区域60%,完成考古发掘南山遗址55%;

  3.继续支持推进小黄山遗址申遗工作,完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申请材料编制工作,并提交省文物局;

  4.完成《关于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起草工作,并向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级相关单位发函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完成《关于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

  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提升救治能力,筑牢免疫屏障,加强常态化监测,坚决“保健康、防重症”。

  2.组织全市医疗机构所有医护人员开展登革热、猴痘防治培训,提高各部门及市民的登革热、发热伴、疟疾、猴痘等防控知识知晓率。

  健康浙江考核继续保持“满堂红”,稳步推进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常态化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健康县区实现全覆盖。

  完成居民健康素养现场调查监测工作;完成市区病媒生物防制第四次效果评估,已布置市区18-20集中开展秋季灭鼠工作;完成亚运病媒保障工作;启动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市级考评;完成省级除四害村推荐工作;完成环境卫生整治优秀案例、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省级样板报送;完成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三年实施方案修订工作;指导嵊州市和新昌县做好健康县区省级评估准备。

  制定出台支持绍兴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开展公立医院“国考”进位晋级三年行动。建优高水平县级医院,深化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市创建,打造中医药特色文化一条街。

  进一步修订完善《支持绍兴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代拟稿)》。抓实县级医院提档升级,新增三级县级医院2家。落实《绍兴市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完成首批绍兴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

  争创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放心托安心育”普惠服务提升工程,新建公办托育机构(驿站)100家,在全市65个未来社区、现代社区实现托育服务全覆盖,等级托育机构达到60%以上,新增托位2700个,其中普惠托位1620个,托位数达每千人4个。新建重症救治病房(ICU)床位150张以上,为12万人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为11万人以上高危人群开展大肠癌筛查。

  继续推进社区、幼儿园、用人单位办托,进一步扩大普惠托位供给,督促区、县(市)加快完成省民生实事“婴幼儿托育”工程。截至目前,千人托位数达到4.32个。新建公办托育机构(驿站)112家,65个未来社区、现代社区覆盖托育机构(驿站),新增托位3537个,经两轮托育机构等级评定后,共46家托育机构被评为等级机构。重症救治病房(ICU)床位150张以上、为12万人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为11万人以上高危人群开展大肠癌筛查均已完成。

  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邵逸夫绍兴院区完成形象进度至82%,完成年度投资88000万;浙二医院绍兴院区完成形象进度至19%,完成年度投资81077万;省人绍兴院区(一期)完成形象进度至100%,完成年度投资30463万;国科大绍兴院区完成形象进度至35%,完成年度投资75305万。

  夯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村医网底”建设,新建规范化村卫生室(服务站)40个以上,村卫生室规范化率达到85%以上。在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急救点20个,每个站点配置1辆救护车,培训基层院前急救岗位人员200人。

  2023年我市新(改、扩)建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任务数40个,已完成49个,年度任务完成率122.5%。完成站点建设21个,完成救护车辆配置21辆,培训基层院前急救岗位人员210名,完成进度均为105%。

  加强国际友城“三个一批”工作,举办与日本南砺市芦原市结好40周年活动,争取新结友城1个以上。

  1.3月22日,已成功举办“共赏樱花林开出友谊花”国际友城结好四十周年特别活动。

  2.5月2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会见了来绍访问的日本南砺市长田中干夫一行。

  3.5月26日,由市外办主办的绍兴市国际友好交流图片展,在绍兴图书馆开展。

  健全海外领事保护机制,新增10个以上基层联络站,承办省外办海外领保进基层宣传活动。

  6月20日下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领保护航闯天下”2023海外领事保护宣传进市场(绍兴)活动在我市举行。

  做好亚运筹备各项工作,高质量举办亚运赛事,全面完成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系统策划亚运主题宣传,加强亚运遗产利用,争取更多绍兴元素融入亚运重要场景。

  9月11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在绍兴成功传递。起跑仪式于上午9点在鲁迅故里西门举行,上午9时15分开始传递,途经绍兴古城和镜湖新城,全程设170棒,上午11时18分完成传递并在绍兴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收火仪式。火炬传递沿途氛围浓烈,传递安全顺畅,传递活动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一致肯定。赛事侧和城市侧服务保障协同推进,场馆外围保障有序高效。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亚运会期间经济社会保障各项措施,确保赛时期间城市运行安全顺畅。

  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完善全市统一的医疗保障办法,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落实省构建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成立跨部门工作专班,抓好年度工作清单落实。优化“浙里惠民保·越惠保”产品,投保率70%以上,赔付率90%以上,续保率70%以上。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联网医药机构达到40家。

  10月份,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落实省构建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截至9月底我市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提高到85.5%。指导“越惠保”共保体确定2024年度“越惠保”产品内容,开展“越惠保”高额外购药品遴选和专家评估。继续做好跨省异地联网结算及跨省门诊慢特病联网结算扩面工作,我市开通门诊慢特病联网结算医疗机构210家、定点药店70家。

  全市域推行“枫桥式”医保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不少于12个“枫桥式”医保服务示范点。开展国家医保基金举报线索处理试点工作,深化欺诈骗保专项整治,严格执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

  继续按计划推进“枫桥式”医保服务驿站建设工作。按计划对定点药店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做好国家举报线索处理平台相关工作。组织落实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通报货款结算情况,督促医疗机构落实采购进度。

  完成“救在身边”生命急救线建设工程当年任务,构建完善“枫桥式”应急救援体系。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当年新增应急救护持证人数达到户籍人口的0.9%,普及率达到4%。

  “救在身边”生命急救线建设工程入选绍兴市人民政府2023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贯彻落实“浙里康养”要求,实施《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探索成立“绍兴市养老服务人才中心”,建设(升级)3个县域“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和20家示范引领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乐龄中心”),完成103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能终端配置,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800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680人。

  完成129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已提前超额25.2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995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997人。

  稳步提高低保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达到13200元以上;特困供养人员按不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50%(市区55%)的标准执行;市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低保边缘对象按不低于低保标准10%发放生活救助金。推进助联体建设,实现县、乡两级全覆盖。

  加快现代社区建设,召开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场研讨会,建设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25家以上,创建“枫桥式”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10家。

  4月1日,在诸暨枫桥学院召开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场研讨会。

  壮大慈善第三次分配力量,全市慈善组织突破90家,全市慈善信托资金合同规模突破2000万。

  截止9月30日,全市慈善组织新增47家。全市慈善信托新增8单,追加1单,信托资金1580万元,全市信托资金总规模达3553万。

  加快绍兴水网建设,完成《绍兴水网建设规划》编制,推进镜岭水库、三溪水库、安华水库扩容提升等项目,统筹实施海塘安澜、曹娥江及浦阳江固堤、平原高速水路项目,完成年度水利投资60亿元;加快水库山塘治理,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7座,水库安全鉴定12座,改造提升水库配套设施70座,病险山塘整治65座。

  加快绍兴水网建设,全市完成水利投资45.6亿元。加快水库山塘治理,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工32座,病险山塘整治完工65座。

  推进农饮水和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完成《绍兴市农村供水共富提质规划(2023—2025年)》编制,完成农村饮用水工程提升改造40处,灌溉设施更新改造180座。

  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印发实施《绍兴市农村供水共富提质规划(2023-2025年)》,完成农村饮用水工程提升改造40处,灌溉设施更新改造项目226座。

  落实河湖长制管理,建设美丽河湖10条以上,完成数字孪生曹娥江试点任务,完成越城区、上虞区省级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上级任务。

  落实河湖长制管理,发布总河长令11个,召开联席会议14次,基本完成美丽河湖,越城区、上虞区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任务,数字孪生曹娥江试点建设加快推进。

  强化水资源管理,印发实施《绍兴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用水总量控制在19.2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

  强化水资源管理,印发《绍兴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开展监控扩能提标,取用水问题整改率100%,柯桥区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主体工程投入试运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07平方公里。

  全力保证粮食生产,出台粮食生产补助政策,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6.14万亩,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7%以上,完成省定粮油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打造黄酒专用糯稻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以上。

  出台《关于抓好2023年粮油生产保供工作的若干意见》(绍委农办发〔2023〕2号)、《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等5部门关于切实抓好2023年粮油生产保供工作的通知》(绍市农〔2023〕3号);第一批、第二批改造提升项目形象进度达到95%;越城区、诸暨市已制定并下发农业标准地试点实施方案试点,越城区完成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招投标,并启动地块测绘;已建设连片50亩以上标准地项目19个,建设标准地31589亩;实地走访了解敏实集团孙端基地、绍兴市银龙农场、绍兴市建峰农场、柯桥鉴湖糯稻基地等糯稻基地新品系试种情况。完成院科研基地和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鉴湖糯1号、鉴湖糯2号等良种繁育田间去杂工作。

  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构建全市“六统一”的制度体系,打造宅基地“三权三票”等一批彰显绍兴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印发《2023年宅基地制度改革任务书》,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成果已接受省级验收。应编198个村庄规划已完成99个。新颁发宅基地“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6017本。全面推广“越宅通”,已与建设部门“农房浙建事”、自然资源部门“不动产智治”融合贯通。印发市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风险应对预案。组建专家组,拟定《补办审批流程》《问题图斑销号标准》并报农业农村部参考,多次与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研究协调政策。召开全市6次例会研究部署,组织开展指导督促,下发调度通报9期、工作提示2期。

  推动农业“双强”,加快建设“两院三项目”,推进3个省级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新增省级数字农业工厂9个、省级未来农场(牧场)1个。

  推动2024年省级农业“双强”项目申报工作,召开项目评审会,组织业务条线进行指导,加强与省厅对接,共申报项目38个;开展农业重大项目招引,共有千万元以上项目44个,对敏实生物农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指导服务;制定全年省级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创建计划,纳入各区、县(市)重点工作清单,建立2个未来农场、12个数字农业工厂培育创建库。上虞区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虞区章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梁湖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已申请验收,新昌县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组织开展全市未来农